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學術成果

首頁 / 學術成果
  :::
日期:2025-07-24

本院資訊科學系博士班畢業生劉子源博士學位論文《具關鍵字搜尋之公開金鑰認證加密:新型框架及抗量子實例化Public-key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with Keyword Search:Novel Frameworks and Quantum-resistant Instantiations》、碩士班畢業生陳弘憲碩士學位論文《呈現全方位動態作用力點之衝擊力回饋於控制器周圍 Rendering Omnidirectional Impact Feedback with Dynamic Point of Application of Force All Round a Controller》,分別榮獲本校113學年度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獎!

 

劉子源的博士學位論文《具關鍵字搜尋之公開金鑰認證加密:新型框架及抗量子實例化Public-key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with Keyword Search:Novel Frameworks and Quantum-resistant Instantiations》,針對可搜尋認證加密方案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第一部分整合了基於身分的可搜尋認證加密與來達到效率、安全及便利的平衡性,讓此密碼學架構適用於更多元的應用環境,不受限於特別的限制。於第二部分,論文專注於提出可抗量子攻擊之可搜尋認證加密方案。在此之前,所有可搜尋認證加密方案皆基於傳統數論難問題來證明其安全性,然而Shor已經提出存在量子演算法來破解這些難問題,因此這些方案皆無法抵擋量子電腦未來的攻擊。劉子源透過晶格難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構造出第一個可抵擋量子電腦攻擊的可搜尋認證加密。論文分別被收錄至:

  1. Public-key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with Keyword Search: Cryptanalysis, Enhanced Security, and Quantum-resistant Instantiation (ACM AsiaCCS 2022);
  2. Identity-certifying authority-aided identity-based searchable encryption framework in cloud systems (IEEE Systems Journal);
  3. Public-key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with keyword search: A generic construction and its quantum-resistant instantiation (The Computer Journal)。

不僅如此,這些論文於短時間內被引用數總和已達一百多次,顯示其研究成果已為可搜尋加密方案開闢了一新研究方向。特別是具抗量子攻擊的方案,已有許多研究對其成果進行改良,並且進一步發表於頂尖期刊及會議,包括:

  1. FEASE: Fast and Expressive Asymmetric Searchable Encryption (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 2024);
  2. Public-key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with keyword search made easy (IACR Communications in Cryptology)。

由此可知,劉子源的博士論文不但具有高度的學術貢獻,並已成功做為其他學者的基石,得已創造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陳弘憲的碩士學位論文《呈現全方位動態作用力點之衝擊力回饋於控制器周圍 Rendering Omnidirectional Impact Feedback with Dynamic Point of Application of Force All Round a Controller》,「呈現全方位動態作用力點之衝擊力回饋於控制器周圍」為第一篇達成在手持式裝置上任意方向與位置呈現衝擊力回饋的研究論文,透過其中實驗證明這可以顯著提升使用者的VR 體驗與沈浸感。這樣的研究成果可以開創了全新的互動方式與可能性,且硬體設計與實作成果具有可以供產業界進行裝置產品話的可能性。

此論文在陳弘憲在學期間便完成頂尖國際會議ACM CHI 2023投稿並被接受,在其二年級下學期時獲得國科會「研究生出席國際會議」補助與ACM SIGCHI的Gary Marsden Travel Award 補助,到德國漢堡進行口頭報告 (acceptance rate 28%) (人機互動領域最頂尖的國會議,在人機互動領域中頂尖國際會議等同或高於同領域 Q1頂尖期刊)。同場session 還有Facebook (現Meta) Reality Lab,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LMU Munich (德國慕尼黑大學) 等世界頂尖人機互動研究單位一起進行發表與Q&A。此外,陳弘憲也獨立在來自79個國家4670位研究學者的ACM CHI 2023中,完成3個小時的裝置系統展示與介紹,與世界頂尖學者們進行交流。無論是在研究作品上,或是陳弘憲的報告與展示經驗上都有很驚艷的表現。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